第429章 四轮磨盘炮架-《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2/3)页

    依得来的情报,赵瑄知道清军中打三斤与打五斤的红夷炮,使用与靖边军差不多的二轮炮架,也有使用螺旋铁柄调角,当时明军红夷小炮皆是如此,没什么奇怪的。

    不过奇怪的是……

    清军打十几斤炮子,重达三、四千斤的神威大将军重炮,由于过于沉重,所以使用四轮炮架,发射时需要打桩绑绳固定。这样的重炮,火炮射角难调,转动也非常困难。

    一般这样的火炮只用于守城战,攻城战,不过情报传来,清人使用一种四轮磨盘炮架,却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种炮架,在炮车转向,高低调整时,数名,或十数名力士转动炮架下的磨盘,就可完成想要的结果。

    当时辽东守军言:“贼炮可旋可转,能高能低,虽重至万斤,数人之力即可推拉轻捷。”

    赵瑄心中奇怪贼奴这炮架是什么样子,不知是否从骡子拉磨那得来灵感。

    同时他心中豪情涌起,充满了与鞑虏炮营一较高下的欲望。

    ……

    “将士们加油啊。”

    赵瑄再对炮军营将士吆喝一声,就心神恍惚,不知道飞到哪去了。

    明白他的人就知道,显是在琢磨炮营之事。

    赵瑄自崇祯九年加入舜乡军,当时三十岁,几年过去了,他还是老性子,只对技术上的东西感兴趣,余者漠然。

    此时他确实在琢磨炮营及火炮问题。

    在五月靖边军立营整编后,此时赵瑄的炮营,计有兵员二千人,他们中炮手分三个批次。

    红夷大炮中,每甲十人负责一炮,每二十门为基本齐射单位,设观测官一人,装备炮镜。

    四十门火炮为一部,设千总,有千总指挥部,连各员算上,一部计有五百人。

    两个千总负责红夷大炮,共有一千人。

    大佛郎机。每五人负责一炮,设把总,有把总指挥部,连各员算上。一总计有二百人。

    中佛郎机,小佛郎机等炮,每三人负责一炮,设把总,有把总指挥部。连各员算上,计有二百人。

    由于观测手,瞄准手足够,装填手、弹药手技术含量不高,这次出战的一百六十门火炮,都有经验丰富的炮手。

    又设炮营辎重一部,内弹药车多辆,专门运输弹药。

    又有营部,这些人合在一起近千人。

    不论辎重部,或是营部。内中多火炮学徒,他们在训练营及炮营学习各种火炮知识。实战是最好的学习,训练场上练一百天,不如在战场上打一天,所以这些人充为炮营辎兵,都跟随出征。

    此时赵瑄,考虑的是药包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