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周仁义不由得微微诧异,感叹了一句:“难怪夏首辅如此看重于你,你的确是天生当官的料,就是这性格……” 后面的话,周仁义不好意思多说。 “夏首辅的建议是进文渊阁,毕竟以你的诗词才华进去,无人敢多说什么。” 周仁义笑眯眯地道。 “文渊阁?吴党不会反对吗?” 凌轩有些错愕,同时也惊叹于夏党的能量。 要知道文渊阁虽然只有虚职和头衔,可文渊阁是隶属于皇帝的特殊机构,用现代词来形容就是皇帝的秘书,是真正的近臣。 现如今,文渊阁共有大学士五人,其中便有当朝太师杨东山。 其他四人,无不是儒林之中的大儒,德高望重,学识渊博。 凌轩这个文抄公,他还真有点不敢去文渊阁。 “这点你大可放心!” 周仁义以为凌轩只是担心吴雄会从中作梗,便宽慰道:“文渊阁大学士并无实权,只有谏言之权,且需要通过杨太师审核,进而交由三公议定,方可提交给陛下。” “所以你的加入,并不会引起吴党太大的反感。” 凌轩点点头:“此事陛下会同意吗?” “听宫里消息,陛下可能更想把你放到吏部或兵部,但这一点上吴党绝对不会同意。” 周仁义回答,听他语气,似乎之前夏党也是如此考虑。 “此事我需回去好好考虑。” 凌轩不急着回答,周仁义今日也仅仅只是先提议,就算凌轩答应,一个当朝文渊阁大学士的任职,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定的。 这里面存在极大的牵涉和博弈,并不能一蹴而就。 凌轩走后,周仁义又叫来了周万征:“来的路上,都聊了什么?” 周万征不敢遗漏,事无巨细地说了一遍。 周仁义微微点头:“不管怎么说,这个凌轩生财是一把好手,你日后可以多接触接触,只要不影响朝堂大事,你尽可能地通过他多赚钱也是好事。” “我晓得的,大哥。” 周万征连连点头。 他这段时间眼巴巴地看着望江楼、隆泰酒铺一个个日进金斗却无力插足,早就急不可耐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