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此时的天色才微微见亮,平城皇宫的大门外,已经挤满了官员。 前来参加大朝会的外地官员整齐排列,一个一个儿挨个登记进入大魏皇城。 然后在永安殿外等候上朝,有熟识的官员三五成群凑到一起交谈,吹嘘着自己治下的成果,也有官员心有畏惧,百感交集。 辰时,天子亲卫们才打开永安殿的大门,由黄公公高唱道:“上朝!” 一群官员们这次有序的进入永安殿,按照官位等级站位,等级森严。 站在头一排的是司空,司徒,太尉,丞相暂时空缺,接着是太傅,太保,太师。 文武官员分左右依次排列,第二排的就是大将军,大司马,中书省,门下省,御史台等等六谒官员,后一排的就是各大夫和地方主管官员。 叶男站在第二排的位置上探头探脑,前后打量参加魏国大朝会的人数。 此时的魏国版图其实不大,相当于只有几个省份,但是官员还是很多,从前往后看去,全是密密麻麻戴着官帽的脑袋! 人虽然多,但是一点儿也不吵闹,叶男很喜欢这一点,就只是这一块点,古人们就能把现在的人甩出地球外! 此时进入大殿的臣子们才发现,永安殿内异常暖和,说是夏天也不为过啊! 他们好奇的打量着放在两侧的九个炉子,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看着好像是铁器制作,那恐怖的温度就是从里面穿出来的,这烧的又什么炭? 连铁器都能烧得通红,热,太热了! 群臣渐渐的开始汗流浃背,有人不断的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仿佛来到了炎炎夏日。 此时,天子拓跋焘才在黄公公那尖细的高音中款款登场。 “天子到,百官迎!” 群臣们立马乌泱泱的拜倒一大片,高呼道:“拜见天子!” 拓跋焘龙行虎步的走到明天子座帝前,然后转身,坐下。 拓跋焘的心情很激动,他此时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之多的官员,差不多都要把永安殿塞满了! 他抬手,虚扶道:“诸卿平身,这是寡人第一次召开大朝会,尔等可准备妥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