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江边遇刺-《清灵记》


    第(2/3)页

    黑衣人高喊着冲下坡堤,手中刀剑在月色下寒光闪烁。

    “柳校尉莫慌!速速迎敌!”王浩大叫道。

    柳校尉听罢又转身跑向船头,只见箭矢如飞蝗般射向船上。

    “起锚!”柳校尉大叫,立刻有军士跳下船拔锚。

    大船很快离开岸边向江中驶去。王浩无奈的看着岸边,只见林升和众军士正与敌人奋力厮杀,将敌人死死的抵挡在江坡上。不过王浩心中也清楚,敌情不明,为了确保袁先生和二公子的安全,眼下除了开船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

    船到江心,厮杀声渐渐远去。柳校尉到舱中护着袁先生和朱希言来到甲板上。

    朱希言吓得脸色惨白,袁先生叹道:“唉!未曾想还是走漏了风声。”

    第二日中午,大船抵达庐州城外码头。庐州乃淮南大州,向来驻有重兵,船一靠码头,袁先生即命军士上岸递交书信。一个时辰后,大批淮南军士来到码头边,随行的还有两辆马车,袁先生带领众人上岸,并和朱希言分乘马车向庐州府衙而去。

    到了府衙,庐州刺史李成嗣出门迎接,将袁袭一行迎入,随行军士先行赴馆驿。当晚李刺史设宴招待众人,晚宴结束后众人回馆驿休息。

    次日一早,队伍离开庐州,由陆路向淮南国都扬州进发。庐州刺史李成嗣一面派快马去扬州报信,一面安排两百名精兵沿途护送。王浩于途中一直心神不宁,心中甚是挂念林升的安危。一路无话,三日后队伍终于抵达扬州。

    扬州,繁华已久,自古有“扬一益二”之美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对于王浩这个熟读唐诗宋词的人来说,自然是耳熟能详。

    过了蜀岗,一路风景旖旎,行十余里,到达西门,早有淮南王府的将领在此守候,随即将众人迎入城内,先至馆驿休息。

    第二日上午,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馆驿门前,一名王府校尉率领众多护卫来接清州使节。袁先生带着朱希言和王浩上车,一刻钟后来到淮南王府。

    淮南王府位于城北天宁门大街上,建得规模庞大、恢弘气派,远非清州署衙可比。淮南王的心腹谋臣严俅已在门口等候,见到袁袭立刻上前热情的拉起手,盛赞袁先生之名,又恭维朱希言一番后,将众人迎入王府大堂。

    淮南王杨渥正端坐大堂中央,此人又矮又胖,却显得威严无比,两旁立着数位淮南国重臣。袁袭乃江南名士,朱希言又是割据一方的诸侯之子,杨渥十分重视,亲自下座迎接。

    “袁先生和朱公子大驾光临我淮南王府,顿令王府蓬荜生辉啊!”杨渥一边一个拉着袁、朱二人之手。王浩主动拉开距离,跟随其后。

    “大王如此礼贤下士,袁某对大王感激不尽!”

    “哎!袁先生严重了,先生才高八斗,江南无人不知啊。”

    “大王谬赞!”

    众人寒暄落座后,朱希言上前行礼,并奉上朱斌书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