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少年嘻嘻一笑,“好,那我就放心了。” 高大青年正是赵林,他身边的少年名叫赵长星,是兄长赵山的长子。 去年底,赵林返回小世界探亲,驻守修士告诉他一个消息:他的侄子赵长星有天赋灵根,而且是风、火、水三属上品灵根。 赵林又惊又喜,没想到这种好事竟然轮到自家人头上。 本来他还担心家里人不愿意来玄元大陆,既然侄儿有修行天赋,那就好办了。 赵林回到府上,把修仙界的事情,以及自己这两年修道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告知母亲和兄嫂。 赵山和妻子这才知道,原来弟弟跑去修仙了,既然长子也有传说中的灵根,自然不能阻拦,便一致同意举家搬迁,赵母也同意了。 如此,一家人乘坐灵舟来到成华宗。 赵林拿出五百个善功,把家人安顿在函赤郡。 原本需要六百个善功,但赵长星成为成华宗弟子,倒是省了一百个善功。 一家团聚,赵林在欣喜之余,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亲人过得好不好,全凭修士自身本事,善功和灵石,便如凡间的银钱,只要使够了,凡人也能得到很好的优待。 赵林今天特意抽出一点时间,陪侄儿“入学”。 “赵兄,你说修道难……还是习武难?” 一个沙哑的声音在赵林耳边响起。 声音的主人是一个形容古朴的粗眉汉子,个头不高,只穿一件习武短褂,露出古铜色虬结的肌肉,粗壮的脖子上有一道显眼的疤痕。 走路悄无声息,像一头直立行走的野兽。 说话的人名叫巴桑,来自大越北部的乌车,修习雷属功法,是赵林在比武朝会上最强大的对手。 连续三届比武朝会,都是两人争夺第一。 就在去年,巴桑修炼到武宗境界,凝出自己的灵根,便被一直关注他的驻守修士发掘,来到成华宗。 听了巴桑的话,赵林笑道:“修道跟习武区别不小,真要比的话,我倒是觉得习武更难一些,不过修道的路更长。” “武者不过百年,修道讲究持之以恒。” 巴桑点点头,“受教了,多谢赵师兄。” 他比赵林大四岁,但修道讲究达者为先,就口称师兄了。 “巴桑兄不必客气,咱们也是老朋友了。” 赵林摆了摆手,笑道:“以后修道上有什么问题,大可以来找我。” “灵道院虽然有长老和师兄传道授业,也从不藏私,但你我是武修,有些地方与别人不同。” 赵林说的不是场面话,而是真心有意提点。 多个朋友多条路,修道路上也讲究互相帮扶。 巴桑天分极高,如果不是自己有灵兽图这样的金手指,连续三届比武朝会夺魁的就是他了。 现在帮他一把,说不定以后会有回报。 不多时,众人来到灵道院大门前。 “好了,两位传功师兄会带你们熟悉环境,我先走了。” 赵林拍了拍赵长星的肩膀,跟魏董两位师兄打了声招呼,快步赶往传功堂。 今天是开年第一课,二年生和三年生弟子们齐聚传功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