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接下来,赵林又把目光看向古德昭。 “第四条改进,中厅开辟出两间茶室,布置得清静淡雅一些。一间用来接待贵客,一间给修士免费品尝我郡的灵茶、灵蜜。” “古老是茶道大家,可以向他们介绍其中的妙处。相信以古老的口才,肯定能让客人乖乖掏钱。” 众人听后都笑了,古德昭也不禁莞尔。 “第五条,在前厅和中厅交界处放置一个小货柜,专门售卖打折货品,就叫……每日特价!” “把所有过季的,有瑕疵的,或者不好卖的货品轮流摆上去,打七折到九折,吸引爱贪便宜的修士购买。” “等他们养成习惯,没事就会过来看看,哪怕不买东西,也能为店里增加人气。” “第六条,柜台也不能空着。放一些价格便宜,利润不低的小东西,比如辟谷丹,养元丹,警示符,客人付账的时候随手就能买上一两件。” 众人听罢,半晌无语,想不到赵林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大刀阔斧,而且刀法精准,招招拿捏人心。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些都是赵林参考前世超市的经营方法,再根据这些天走访店铺,因地制宜改进制定的。 过了好一阵,古德昭才缓过神,赞道:“赵掌柜行事出人意表,非常人所能及。凭老夫的经验,这些改进都是利好店铺之举,实在令人佩服!” “古老过奖了。” 赵林谦虚道,翻开簿子看了一眼,想起还有一件事没提,便对账房先生道:“万老,万老……” 万景升年老体衰,精力难以为继,以为没自己的事,就偷偷打起了瞌睡,闻言一个激灵坐起来,“赵掌柜,请您吩咐。” 赵林当然知道他在打瞌睡,也不以为意,笑道:“万老,麻烦你做一些采买卷。” 万景升奇道:“什么是采买券?” 赵林认真解释道:“采买券就是一张纸券,在上面记录日期,再盖上店铺的印章。不需要多复杂,只要让别人无法伪造即可。” “纸券上就写:满一百灵币,抵十灵币;满二百灵币,抵二十灵币等等。具体怎么写,集议之后我们再商量。” 古安自以为听明白了,抢着说道:“赵掌柜,采买券就是折价票吧?” 赵林轻轻点头,又摇了摇头,“有点类似,但不完全相同。” “想得到采买券,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货品才能得到,而且采买券可以分类,有时间限制,超过三个月自动作废。” 古安疑惑道:“怎么分类?为什么要设置期限?” 赵林耐心解答道:“采买券分为全场通用,丹药类,法宝类,符箓类等等,好处是方便控制货品销售。” “比如马上到年底,库房积压了一批法宝卖不出去,就多发一些法宝类采买券,如果丹药剩的多,就发丹药类采买券。” “至于设置期限,因为不这样的话,修士便不着急来店铺买东西。反之,想拿到优惠,就必须三个月内回来一趟!” 说着顿了一顿,笑道:“到时再给他一张采买券,如果往复循环,回头客不就多了吗?” “采买券有种种妙处,只要使用得当,我们想卖什么就能卖出去什么。” 众人听得瞠目结舌,呆若木鸡。 古安抓了抓头发,“赵掌柜手段当真高明,虽然不大明白。” 不明白就对了。 赵林脑海里浮现出当年六一八和双十一的购物经历,心想手段还多呢。 古德昭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道:“赵掌柜之前说弄一个打折货柜,如果顾客拿着采买券到打折货柜买东西,我们岂不是亏了?” 赵林淡然道:“这就考验我们的定价策略了,只要打折前留足利润,就算打两次折也不会亏。” “而且客人为了凑够券上的金额,一定会买计划之外的货品,我们还能再赚一笔。” “总之一句话,不怕他用券,就怕他不来!” 古德昭伸出大拇指赞道:“这采买券真是厉害!” 赵林脸上并无得意之色,摆手道:“这些举措应该能增加店铺收入,但增加多少就不好说了,古老还有什么好的想法?” 古德昭已经彻底服气了,不敢轻易作答,冥思苦想一阵,说道:“咱们店铺的问题在于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货品。” “蚕丝法袍,松玉峰茶,藏剑寒鱼只在周边几个郡有名,这边听说过的人很少,而且也不是修行必需之物。” “其余货品在别家都能买到,想要售卖出去,只能以低价吸引客人。” 赵林边听边点头,知道实情也确实如此。 此方世界没有超市的概念,修士一般想买什么东西就到专门的店里去买,比如购买灵宠到御兽斋,买符箓就到西符堂,诸如此类。 什么都卖多被视为杂货店,坊市里也有几家类似的店铺,生意都不怎么样。 古安插言道:“经常有修士进店问咱们是卖什么的,我说什么都卖。你们猜怎么着?人家扭头就走。” 赵林想了半天,说道:“目前看来,只有灵茶最合适作为主打货品,各位接待客人的时候多提两句,先靠口口相传吧。” 古德昭精神一振,“好,老夫这两天就把茶室准备妥当!” …… 一艘破旧的灵舟缓缓落下,停在东福海坊的船坞上,走下来两名风尘仆仆的修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