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所处位置不同、所获信息不同。 看待问题时,就会出现南辕北辙、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 于是真相在女皇眼中是一个模样。 在教皇眼中是一个模样。 在圣玛丽安学院的人们眼中,又是另一个模样。 以十五岁少年之身,让教皇屈尊,打算亲自前来道歉。 这件事,震撼了无数人。 乃至于隔天,安迪上课以及吃饭时,总能获得周围所有人的瞩目。 好奇、敬畏、疑惑、叹服…… 目光中的情绪各异,演变成的实际行动,则是讨好巴结、请教簇拥。 待遇和安迪初来乍到时,简直云泥之别。 原本对他有所排斥,想要他离开教会的院长,现在变得非常热情。 院长的那位金发女秘书,看安迪的目光,也变得与之前大为不同。 她们其实并不认为是安迪本身压服了教皇,甚至多少猜到了教皇恐慌的心思。 但这并不妨碍她们对安迪的态度发生变化。 真相是什么,她们不知道。 但现在的局面是什么,却再清楚不过了。 在教皇打算来道歉的消息扩散开后,残党与教会之间的谈判,已经迅速完成。 于是,这场持续了几百年的博弈,就这么以教会方服软,不再要求让安迪退出,甚至不再谋取黑暗森林的归属而结束了。 简直是一场大胜! 这场大胜,让被压制了几百年的残党,终于扬眉吐气,感到十分爽快。 而回过头来看,是什么,造成了这种“胜利”? 黑暗森林的问题都是次要的。 安迪被教皇看不顺眼,继而迫害霍尔一家这件事,才是主要! 如果没有这件事的发生,教皇就不可能理亏,不可能心虚,也就不会如此退让。 所以说,别管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安迪现在对残党来说,都是一个大功臣! 这种情况下,院长和她的女秘书,乃至其他残党成员,对安迪的热情,可不是趋炎附势,巴结讨好。 而是真心的感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