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正在赵秘书快要开门离开的时候,李书记又叫住了他,语气有所缓和:“小赵啊,你现在还年轻,圈里面一些事情,复杂得很呐,有的时候你看到的,也许只是冰山一角。而且,圈,永远是个圈,一个点连着一个点,团团围绕,永远要按照发展规律办事,不得逆袭。不遵循规律,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出局,平?不能打破。无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你如今在场面上学会了很多东西,但还有很多更深入的门道,需要你虚心学习啊。俗话说得好,知进退,得天下。很多时候,进不一定就是进,退不一定就是退,进不好,就是得寸进尺,退得好,就是海阔天空……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始终要记住,公事归公事,私事归私事,圈里面斗得再狠,都不能把这股习气带回家里。这次我不想借题发挥,就是不想把我的亲人给拖下水,现在,你明白了吗?” 赵秘书很少听到李书记这番长篇大论的给自己讲课点拨,一大通为官之道塞进他的耳朵里,要消化,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表面上还是很恭敬的点了点头:“李书记,我明白。” 李书记终于笑了笑,大手轻轻摇摆:“呵呵,现在的你还不明白。好了,去忙吧,有事情与我汇报。” 赵秘书点了点头,开门退出去。 走在办公楼的走廊之上,赵秘书边走边想,稍稍有些失神。那句公私分明的话,他是明白了,不能拉亲人下水,这一点他也是常常提醒自己。至于那句“进不一定是进,退不一定是退”的理念,他却迟迟无法想透。这是什么意思? 从市委机关单位出来,为了掩人耳目,拦了辆出租车奔往市公安局,赵政云在车上也在不停反复琢磨李书记这句话。 知进退,得天下。 这六字真言,包含了多少官场智慧啊。联想起这件事最终定下来的解决方案,几番揣摩,赵政云终于抓到了一丝细枝末节,虽说模糊,但却让心中通透了不少。感悟之下不由咂嘴暗叹,李书记的道行,真不是一般的深啊,峥州市这趟水虽然浑,但却装不下他这尊大神。省厅,甚至中、央,才是李书记的奋进目标啊。 想到这些,赵政云不由对自己的仕途充满了期待。自己现在不过才刚刚踏入而立之年,能够幸得李书记如此青睐,以后的路途不说平步青云,但也至少是一帆风顺,如若李书记调走了,估计不会带自己走,而是会将自己提拔给个实在些的编制。发展自己的派别,是每个聪明官员都要做的事情,李书记,定然也会这么做。而自己,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很快,赵秘书就亲自降临市公安局,很轻松的就从市局秘密调走了这次案件的相关资料,然后亲自联系上朱秘书,给他送了去。 李书记和迟副的市长二人在政见上一向不和,所以赵秘书和朱秘书二人虽然互有对方手机号码,为了摆明立场,也从未有过交流,碰了面主动打个招呼是最多的了。这次赵秘书主动去找朱秘书,而且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这很耐人寻味啊。 朱秘书抽空见了吴秘书,赵政云啥都不说,就把手中一个档案袋交给了朱秘书,道了句:“务必亲手交与迟副的市长手中。”便匆匆离去。 朱秘书捧着不算沉重的档案袋,揣进上衣胸前,快步回到了迟副的市长的办公室,然后把事情经过简单交代了一下,便把那档案袋放于桌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