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师正在讲解三角函数,每隔五分钟会转身巡视一次后排。刚才那一分钟,正好背对学生写板书。传纸条的时间窗口极短。 陈帆抽出笔,在纸条背面迅速写下七个字:“陆家嘴三日内必涨。” 他折好纸条,趁老师再次转头时,反手递了回去。 王浩接住,愣了一下,随即咧嘴笑了,小声嘀咕:“疯了吧,还预测股票?” 话音没落,旁边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探头看了纸条内容,嗤笑出声:“陆家嘴?你知道现在多少钱一股吗?七块八!你以为是菜市场白菜涨价啊?” 另一个女生掩嘴笑:“人家怕是要靠炒股上清华呢。” 哄笑声压得很低,但在安静的教室里仍显刺耳。 陈帆没有抬头,也没有任何反应。他把那份《中国证券报》轻轻摊开,目光落在印刷粗糙的K线图上。那根放量阳线像一道信号旗,插在他记忆深处。 他知道别人怎么看他——一个成绩不上不下、沉迷财经新闻的怪胎。没人相信高中生能懂股市,更别说预测走势。 可事实不需要现在就被承认。 三天后,市场自会给出答案。 而他要做的,远不止一次预言。 窗外阳光渐强,照在课桌一角。粉笔灰在光柱中缓缓浮动。老师继续讲课,语速平稳。下课铃还没响,时间仍属于课堂。 陈帆的手指轻敲桌面,节奏稳定。 他在计算下一步。 学校有机房,里面有五台装着Windows 95的电脑,连着校园局域网。虽然不能上网,但足够运行Access数据库。如果能借到一台,再搞一张软盘存储数据,就可以开始搭建最基础的信息录入模块。 第一步,收集历史股价。 第二步,建立分类标签。 第三步,加入基本面变量——市盈率、流通股本、政策关联度。 系统不会一夜成型。初期只能靠手动输入,每天抄录报纸数据。但他有耐心。前世在投行做量化模型时,他熬过无数通宵,只为验证一个参数。 现在的技术条件虽落后,可思路不变。 只要有数据,就能训练判断力;只要有判断力,就能积累资本。 关键是迈出第一步。 王浩那边没了动静。他把纸条塞进笔袋,重新翻开数学练习册,嘴角还挂着笑,显然当成了玩笑。其他同学也各自回归课本,议论声消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