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市长的关注:政策的微光-《造个系统做金融》


    第(2/3)页

    市长身体前倾了些,手指轻轻敲了敲扶手。

    “所以我的设想是,建立一种轻量化的数据流转机制。”陈帆继续说,“不依赖高性能设备,也不需要联网环境。哪怕是在一台赛扬300、64兆内存的电脑上,也能实现基本的结构化转换。这样,基层机构就能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

    台下一片寂静。

    几秒钟后,市长开口:“你说的这个系统……如果推广开来,除了提高录入效率,还能做什么?”

    问题来了。

    陈帆知道,这一刻决定他能不能走出“少年发明家”的标签。

    “它可以作为政策模拟的基础工具。”他说,“比如,当央行调整准备金率时,我们可以用历史数据快速测算对中小券商流动性的影响;或者在印花税变动前,预估散户交易意愿的变化趋势。这不是预测涨跌,而是帮助决策者看清连锁反应。”

    市长盯着他看了几秒,又问:“你有没有试过用它分析宏观数据?”

    “有。”陈帆答得干脆,“最近我在整理过去三年的M2增速与股市成交量关系。发现两者相关性在特定区间内呈现稳定比例。如果把这个模型嵌入系统,未来地方金融办做风险排查时,或许能提前识别异常波动。”

    市长缓缓靠回椅背,嘴角略微扬起,像是听到了意料之外的答案。

    “很好。”他说,“年轻人能看到这一层,不容易。”

    掌声从后排响起,逐渐蔓延开来。

    论坛结束后,人群陆续离场。陈帆收拾背包时,一名穿灰色西装的工作人员走过来,低声说:“市长刚才说了,这孩子思路清楚,值得深入了解。”

    他还没来得及回应,一道身影出现在旁边。

    是市长秘书。对方年纪三十出头,动作利落,递给他一张折成小方块的纸条。

    “下周三下午三点,市长办公室。”秘书说完便转身离开,脚步很快,没有停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