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事后总结-《我在古代建工业》
            
            
            
                
    第(2/3)页
    水力纺纱厂已经总结过了,只要再添上几个数目就可以了。
    这一次经济方面的收获,最应该总结的是从粪段家缴获的金银细软。
    二叔王伢人一直珠算到天亮,终于是把金银细软的精确数目珠算出来了。
    写了一个数目交给了娘子,转交到了王宋氏手里。
    王由桢即便是早有心理准备,也不免因为庞大的数目咋舌不已。
    八千七百二十四两九钱五分银子。
    王由桢感到咋舌,一小部分是因为这笔银子的数目庞大。
    另一部分是粪段一家这得压榨了多少代老百姓,才能积攒这么庞大的一笔家业。
    而这八千多两银子,还只是一部分,还有其他的绸缎布匹和粮食没有算在里面。
    这还只是乡野里的小小富户,那些官僚乡绅,甚至是京城里的东林党。
    这么多年来,通过压榨老百姓,又不知道搜刮了多少银子。
    着实的让人触目惊心,每一两银子的背后都是一条条人命。
    第四,教育方面。
    教育方面也可以说是人才方面,涉及到了第三的经济方面。
    王由桢没有贪图享受的把那些银子用来享乐,全部把这些民脂民膏发挥出了最大的作用。
    让二叔王伢人通过马帮和海商送出了一封书信,通过这些书信去醒来大明末年那些井喷的人才。
    在科技方面有很大成就的井喷人才,还有一部分是武夫。
    这些人现在只是武夫,再过上几年,这些人就会成为武官了。
    还是大明抵御建奴入侵的重要武官,以及平叛流寇的柱石。
    在天启七年,那些武夫没有任何名气,完全可以把他们聚拢在新思想和讲武堂旗下。
    第五,势力的扩张。
    经过殚精竭虑的规划,终于是把势力扩展到第二个村子了。
    也是一件最让人欣喜的成就。
    现在已经拥有足足两个村子的势力了。
    只不过对于第二个村子的掌握还十分的薄弱,接下来就看新思想的传播了。
    王由桢总结到这里,基本上就结束了,放下手里的毛笔,揉了揉太阳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