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玄殊:神谕-《凡王们的浩歌》


    第(1/3)页

    在九地的一年里,皇帝祭天是头等的大事,须提前数月筹备——修葺璟山的行宫、帝台和祭祀途经的一应街道村庄,制作祭器、礼器和乐器,饲养和挑选祭祀用的牲畜,布设祭祀场地,以及其余诸事,由各部各司其职,不能有误。

    而淳越王是九地除皇帝以外唯一被允许祭天的人,羽山王台的陈设等级虽比帝台低,但已足现淳越王非凡的地位。

    上一次皇帝和淳越王一同祭天,还要追溯到两百多年前,九地平定以前。李氏和羽夙氏两族从此合盟,西征东伐,平定九地,之后世代联姻,李氏称帝,羽夙次尊。

    从小即受皇宫学士谆谆教诲的李煜明白这些,即使不能很明白,连日来向脑边涌来的无数嘱咐提醒也足够让他不敢怠慢了。可即使明白,他再做努力,这无论在朝堂大殿还是民间酒坊都一时成为诸地权势必须研判和坊间子民津津乐道的事情,对他始终是项极为枯燥无奈的任务。祭天前的数日,他和羽夙寰翔只能听由一班人等侍弄着,随浩浩荡荡的队伍,出琉璃宫,再出朝凰城,经朝歌花田,登临云雾袅绕的羽山,来到羽山行宫,于行宫中沐洗斋戒,而后在祭天当日的日出时分先后登临王台,拜祭天神及诸神。

    李煜身着玄金龙纹冕服,羽夙寰翔则是金红凤凰锦袍,二人拜祭时的每一个站位、动作,每一句祝词,从迎拜天神,跪叩天神位,再跪拜日月山河风雨之神位,进俎行礼,最后送神望燎,皆早已由人反复解说演示。

    看得出来羽夙寰翔那个小孩是满心不乐意的,只是鉴于他的祖母太王太妃绷着脸反复告诫,才不得已全程嘟着嘴勉强完成。李煜则明白当下的局势,所以无论如何也努力保持着他能做到的一个皇帝应有的样子。而当他登临王台的那刻、“始平之章”的礼乐在他身后响起,当他祭拜完毕,转身俯视台下的一列列宗室和文武向他跪拜下来,他的内心竟有一种莫名的震动。

    他并不知晓这震动的含义,只是随着这份他又从未有过的感触,再次望见台下玉树轩昂的李曜,母仪尊荣的太王太妃,温和恬静的李霓,乃至幽定冷峻的南宫鸣,他们的表情虽几无差别,但他却分明看出了不同,由此心中竟生出某些激扬的心绪,他觉得那是他一直想要拥有的勇气,就像那日在比武场上面对魁伟凶狠的对手而陡然拥有的勇气一样。

    可是,这勇气很快就被他所无法左右的种种,击打得七零八落。

    祭天归途,队伍经临朝歌花田,正值繁茂花期,太王太妃令在花田中安置营帐围幕,请皇帝、淳越王及其他一应人等,于花田休憩赏花,以暂缓战局混乱之懑。

    在皇帝的大帐内,李煜却被告知不能出去解闷,他得继续端坐案前,听一场御前政议。

    一身戎装的李曜挺拔地立于一侧,案前一侧坐着太王太妃,那身着青袍的中书令南宫鸣在三人前沉定而立,依然是冷峻的表情,其余诸官分立其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