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无极仙魂武帝》


    第(3/3)页

    养闲堂偏厅的北侧墙面上,镶嵌着一个巨大的木架,通体都是墨松制成,木架的格子自下而上由密至疏,里面摆着一块块晶莹的玉牌,这些玉牌看起来比张昭那块入门弟子玉牌要大上一些,散发着淡淡的光泽。

    张昭以前没注意过,他快步上前随手从下面格子中拿出一块,上面刻着三个字“养闲堂”,在玉牌的下角处,还有两个小字“亲传”,张昭轻轻放回去,又伸手到上一层的格子里,取出的玉牌和刚刚那块一模一样,他掂起脚尖摸索,第二层的长长格子里只有一块玉牌,取出果然与前两块大不相同,玉牌入手温润,整个牌子上如雾气般莹莹罩着团碧绿的光晕,一看就不是凡品,也刻有养闲堂的字样,下角两个字却是“首席”。

    张昭轻轻把玉牌拿在手上转回正厅,刘枫笑着问:“张昭,你急着找这块玉牌干什么?”

    看着这块晶莹的绿玉牌,张昭抬头问了一句出乎几位长老意料的话。“那从今年开始,我的年俸就是一颗中品仙晶了吗?”

    刘枫一楞:“应该是吧。”

    邓春摇了摇头:“你这孩子怎么一心就想着那点仙晶,那东西也不能当饭吃。”

    张昭迟疑了一下说:“我总觉得多存一些仙晶,心里会踏实一些。”

    刘枫教训道:“张昭,你能入得灵逍,有了这些际遇,如果苦心修练,日后得悟大道,岂是区区几块仙晶能比的。”

    张昭问道:“师父,那我现在要学什么?”

    刘枫沉思片刻:“你与古师兄学了刀法,又会一些练体的法门,这些东西都属武体之术,既然当日庞师弟也说你算入了下三境,为师就传你万灵诀法,聚气引灵。”

    五玄之上武技术法繁杂,刘枫所说的万灵诀是一门习练人数最多,也是最广为人知的聚气法诀。练习起来不难,大成后更是可以五行兼修,虽然进境很慢,却是一个中规中矩的选择。

    ****

    接下来的日子,刘枫将万灵诀一句句讲解给张昭,为他指点身上经脉走向,讲授聚气心得,张昭一一也记得烂熟。让养闲堂诸老意外的是,一般弟子习练一个月就能感到体内有些微弱气流,张昭修练万灵诀两月有余却还是毫无进展。

    这天大家目送张昭出去,盛金忍不住问道:“这小子怎么看也不象笨蛋,怎么修行万灵诀进境如此之慢。老刘,不会是你在传授时出了什么问题吧。”

    刘枫一听大怒道:“放屁,盛大头,别的功法我不敢说,这万灵诀我半生参悟,一年便聚气成形,修到三花聚顶只用了不到三十年,虽然不能与那些惊才羡艳的人物相比,也不能算慢吧?”

    盛金无言以对,想了想又小声反驳道:“又不是比快,修行比的是精。”

    刘枫一听更是怒了:“比精又如何,天下间的木系灵物千千万万,我却能辨纤毫一一说出名字,识别草木庚龄,我刘枫报第二,哪个敢称第一?”

    盛金一听却有了话说:“老刘,你说咱们修习功法为的是什么?”

    刘枫一楞:“当然是为了提高修为,在门中有一席之地。”

    “那我问你,在评宗论典之中,可有辨别种类木龄这一项?”

    刘枫一听这才明白,颓然道:“确实没有。”

    盛金也没继续说下去,两个人都沉默了下来,养闲堂这几位长老除了邓春可说是功法修为算得不错,叔九龄和程彦子偏重望气观心之术,盛金擅长煅造之术。刘枫喜爱辨识古树老藤,冷平原见到奇山异石就欣喜忘形,除了庞飞扬的技击之术是派中翘楚,居鹰堂之首,其他几个人都被视为不务正业。

    庞飞扬修习的不是万灵诀,沉思片刻说道:“当日我选择诀法之时,先师曾说过,万灵诀法虽然博大精深,修习起来也是不难,但感气虽易,感灵入体却是极慢,而且一旦修习者入睡停了法诀运转后灵气就会缓慢散出体外,虽无走火入魔之忧,却是与修行无益,因此我才修习他法。”

    他看着刘枫道:“各人修习法术路数不同,我觉得也许是张昭年纪尚轻阅历不足,未能感受到身周灵气为何物,这才迟迟不能引气入体。”

    这番话说得众人连连点头,五玄各门各派中,经常有些弟子习练法术与他人相比慢了许多,一朝悟道后就突飞猛进。张昭虽然看起来不象能一飞冲天的样子,但是庞飞扬所说还是让各位长老有了一些期望。

    张昭从众位长老的眼中看出些端倪,他觉得可能是自己修习万灵诀的速度太慢,没有达到诸老的期望。于是张昭每晚回到小屋都是聚精会神,将一股意念按着刘枫的指示运转全身。

    他将金光化形为全身奇经八脉,连最细小的地方都意游了无数遍,一一印证了养闲堂诸老以及古长老胖师傅那里得来的各种说法后,张昭还是没发觉自己体内有一点点气息流动的迹象。

    虽然进展不如人意,张昭自从习练万灵诀打坐以来,脑中金字的数量却是快速增加,从百牧赛会回来只有十个金字,短短几个月就增加了八个,安魂咒文的前两句已经完整。

    张昭觉得多出来这些字没有什么用处,感知别人情绪的这个能力更是让他不喜。因为每次刘枫问完他修练万灵诀的进度后,虽然众人脸上微笑不变。张昭凝神探查时,养闲堂诸老失望的情绪他却是一一了解,感同身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