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宋老爷子想着,治河之功并不小。 以大郎,三郎二人的功名,以及国子监监生身份,加上这份功劳,进入六部不在话下。 “要是大郎,三郎那边没啥想法,那就该怎么报怎么报,至于赏赐……” 宋老爷子不在意的挥挥手,“全由朝廷说了算。” “咱们身为大齐子民,身为大齐官员,就是没有这个奖励,也得为大齐,为老百姓出力,你们说对不对?” 宋老爷子扫视全场。 “对!” “对!” “对!” “爷说的极是!” 宋家众人异口同声,于是,此事便定下。 宋青苑去了书房,写了书写,飞鸽传书送去京中。 第二天。 天刚亮,宋诚忠就迫不及待的,敲响了东跨院宋青苑的房门。 火急火燎的把她带入书房,探讨学子报一事。 书房内。 “咕咚!咕咚!”宋诚忠快速的灌了两口茶,拿出帕子擦了擦嘴角。 急急的道,“苑儿,大伯昨晚一夜没睡,想了很多,有了不少想法,想和你说说。” “你看看成不成,不成的话大伯再改。” 一夜没睡? 宋青苑闻言,抬眼看去。 果然,宋诚忠那张还算油光水滑的脸上,布满了疲倦之色。 漆黑的眸子中,布上了红血丝,眼角下隐隐可见的黑眼圈。 此等状态,确如他所言那般,没睡好觉。 “大伯有什么建议,尽管说来,我们探讨便是。”宋青苑摆出认真聆听状。 宋诚忠有此热情,她开心还来不及,自然不会打消其积极性。 何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宋诚忠不是臭皮匠,宋青苑也不是诸葛亮。 “是这样的……”宋诚忠斟酌着道,“咱们宋记学堂不但有幼儿启蒙,还有从岳霖先生那里并过来的学子班。” “大伯的意思是说,不如咱们把学子报一分为二,先推行……” “幼儿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