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否则,明年战火燃起,只有被动挨打的份。所谓的要塞,可能抵挡不了两三个月,就得崩溃。 难! 老蒋这次真的是给自己选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偏偏是系统的基地车,还要在这里展开。他不敢掉以轻心。万一江阴要塞被占领,基地车也没了,那就完蛋。 所以,必须想方设法增加江阴要塞的战斗力…… 忽然,眼神一闪。 看到一个熟人。有些意外。 不认识。但是见过。是空军方面的人。 “你!等等!” 张庸招手将对方叫住。 对方察觉到张庸是在叫自己。急忙跑步过来。 “专员!” “你是……” “卑职拓跋泉。” “我见过你。你现在是……” “卑职在空军驻江阴要塞联络处,任少校联络官。” “联络处?” “是的。空军和海军联合作战。” “哦……” 张庸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 这个江阴要塞,好像是海陆空都齐全了。如果开战,将是海陆空三军联合。 江面上,海军。 陆地上,陆军。 空中,是国府空军。 同样的,日寇为了抢夺江阴要塞,必定也是海陆空一起上阵。 日寇海军的战舰和舰载机,将从水面和空中同时发起攻击。而攻克淞沪地区的日寇陆军,也会从南面进攻要塞。 似乎很考验要塞指挥官的水平啊! 要同时能够指挥海陆空三军。要协调好。要懂得三军配合…… 目前的防卫总司令能够做到吗? 他懂空军吗? “难道我才是指挥官?” “我懂三栖作战指挥……” 张庸脑海冒出一个荒诞的念头。随后越来越清晰。 在这个时代,在华夏,要说谁懂得三栖作战,他还真的想不到有谁。国军高层连航空母舰都没见过! 当初钱司令秘密制定淞沪作战计划的时候,张庸就发现了,里面根本没有提到防空。因为钱司令觉得,日寇的机场距离淞沪很远,应该是无法提供飞机掩护的。却没想到,日寇有舰载机。 很夸张吗? 不,这就是现实。 钱司令是真的不懂。不懂舰载机。 哪怕是世界列强,也有很多人抱着大炮巨舰不放的。排斥舰载机。 日寇本身的航母使用算是比较出色的,舰载机也很有战斗机。可是,它们自己却始终痴迷建造更大更强的战列舰。 如果是将建造大和级战列舰的资源,用来建造好航空母舰,可以建造十艘! 大和级战列舰是有三艘的。大和、武藏、信浓。 信浓那个短命鬼不算。光是大和、武藏两艘的资源,就能造好几艘航母啊! 连舰载机都不知道,何来的指挥海陆空联合作战? 难怪那些88炮的炮弹那么少,大概是守军根本没想到,日寇飞机会从海上来吧。 这是时代的信息差啊! “陈参谋。” “专员。” “你知道航空母舰吗?” “听说过。图片也见过。但是没见过实物。” “舰载机呢?” “听说过。但是没见过。” “哦……” 张庸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陈书童是海军的参谋。但是居然没有见过舰载机。 估计对舰载机的战斗力一无所知。 难怪炮台的防空如此拉胯。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啊! 他们根本不知道,日寇一艘航母,能够搭载五六十架的战斗机。攻击力极强。 日寇只需要出动两艘航母,就有一百多架飞机掩护。 江阴要塞完全不是对手…… 但是,等等! 忽然间,张庸脑海又冒出一个荒诞的念头。 日寇两艘航母,的确有一百多架战斗机。但是,国府空军如果集中主力,也有一百多架主力战机。 双方如果展开激烈空战,国府空军未必就会一败涂地。 至少,能重创日寇海军航空兵。让它们元气大伤。无法持久作战。 那些意大利买来的BA65攻击机,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不建议用来攻击日舰。 如果是张庸指挥,他会用那些攻击机来打埋伏。 专门伏击日寇的舰载机。 击落一架是一架。 每击落一架,就能消灭一个日寇飞行员。 日寇是经受不起消耗的。 他们的精兵政策无法持久。 整个抗战,都是消耗战,拼的就是谁能熬到最后。 空战也是如此。既然不是对手,那就慢慢拼消耗。 一个优秀的指挥官是前提。 如果能够提前预判日寇飞机的动向,未必没有埋伏的机会。 空中打埋伏,打完就走。绝不纠缠。 关键是—— 他张庸必须获得指挥权! 【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