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庸:??? 不是。说清楚一点。 什么好?好什么?你说什么好? “少龙,以后,统帅部不直接对68、69两个军下命令。”陈诚解释。 “你们不管这两个军了?”张庸瞪大眼睛。 感觉有什么好事落头上。 你们要是真的不管这两个军,那我抱回家了啊! 招兵买马,弹药无限,再安插一堆红党骨干。保证他们可以成为战场上最靓的两个崽崽。 “是由你下命令。” “没听明白。” “就是让韩复榘找你!” “啊?” 最终还是何应钦直言不讳。 张庸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将我推出去做挡箭牌啊! 目前,69军就驻扎在济南。韩复榘要将它们逼走。所以,各种电报雪片似的飞往统帅部这边。 统帅部想直接打回去,又担心其他人有想法。横生枝节。 现在这个时候,确实比较敏感。 老蒋也不希望落人口实,说自己又要消灭地方派系。虽然一直都在做。 恰好,理想的背锅侠出现了。 68、69两个军,都是张庸负责督察的。 交给张庸指挥,顺理成章。 于是戏文来了。 “韩复榘啊,那两个军的安排,你要和张庸张专员商量……” “只要张专员答应了,部队立刻调走……” 反正就巴拉巴拉小魔仙。 韩复榘能怎么办?只能来找他张庸。 都是千年的狐狸,谁都知道统帅部是故意推诿。 问题是,这个背锅侠确实很强。 他张庸要是不答应,其他人也不敢帮韩复榘说话。 那个背锅侠杀气重,没事不要招惹。 何况,69军就是驻扎在济南,又不是什么大事,何必那么紧张? 总之,最好,不要,尽可能避免,没十二万分必要,别惹张庸! “少龙,明白了吗?” “明白了。” “那就好。” 于是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张庸也高兴。好像自己的确拿回了两个军的指挥权。 独立指挥。比什么都重要。 “走吧!” “是。” 驾机起飞。 一路沉默。 “委座,是回成都还是重庆?” “重庆。” “好。” 于是驾机直飞重庆。 顺利降落重庆珊瑚坝机场。 停稳。 林主任已经带人等候多时。 接下来的事情,就和他张庸没什么关系了。 老蒋回去官邸。其他大佬各忙各的。都有各自的手下开车来接。 张庸也有人来接。是秘书林千钧。 正好。有事吩咐。 “千钧啊,你认识什么飞机制造行业的人才吗?” “飞机制造?” 林千钧很意外。表示没听明白。 张庸将引进伊-16生产线的事情,和对方详细说了。 “这个……” 林千钧确实想不到什么人选。 这个行业太陌生了。估计全华夏都没有几个人懂。 以前,粤军在韶关,曾经有一个飞机装配厂。东北军也有飞机装配厂。但都是老古董。 而且,负责管理的都是外国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都是洋人。 那些洋人拿着高工资,优哉游哉的混日子。 所谓的飞机装配厂,其实根本没什么产量。 “请洋人?” “不。我们自己管理。” 张庸摇头。 请洋人就算了。和他初衷不符。 其实,这个飞机生产线,除了制造飞机之外,更重要是培养人才。 就好像将黄志成抓来做维修保养,都是慢慢学知识。慢慢积累的。 为以后的新中国打基础。 现在做不出成绩,没关系。先学技术。 苏联人肯定会派来技术员什么的。你就默默跟着别人学。 能学多少是多少。 技术、知识,学到就是学到。 积少成多,垒沙成塔,咱们一点一点的积累。 张庸不想用果党这边的人。 执行力太差。 完全没效率。 所以,得想个办法,让林千钧向他背后的组织求助。 他背后的组织,可能没有专业人才。但是有执行力人才。那边的执行力,可是杠杠的。 用果党的人,可能一年都还没开始打地基。但是用红党那边的人,一年可能都封顶了。 这就是执行力的区别。 “给你半个月时间,你多出去走走,帮我物色人选。” “好。” 林千钧答应了。 这个他是真的不懂。只能报告组织。 反正张庸让自己多出去走走,多和人接触,自己做什么都是正当的。 “千钧,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办理。” “是。” “我在重庆没事,我回去汉口了。” “是。” “你先回去吧!” “是。” 将林千钧打发走,张庸驾机回汉口。 换了一架飞机。是之前开过来的BA-65战斗机。速度快。赶时间。 顺利回到汉口机场。降落。来见钱司令。 “你回来就好。” “有事吗?” “没有。就是担心日寇飞机到来。” “哦。” 张庸于是常驻汉口机场。 结果,日寇飞机没有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