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给我送钱? 谁啊? 那必须是接听一下。 现在的他,最喜欢听到的,就是钱了。 没办法,真的穷。 方方面面都需要钱。少一分都不行。 最近又脑子发热,将飞机制造厂的事接过来了。又是一大笔开销。 “接到这边来。” “是。” 参谋出去。 很快,电话转接进来。 张庸拿起话筒。 “喂……” “张桑。”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 熟悉,是以前曾经多次打过交道。陌生,是已经很久没有打过交道了。 谁? 另外一个身份的老丈人。 秋山重葵。 日寇驻上海总领事。 说真的,张庸还有点怀念对方了。 他的女儿真漂亮啊! 和苏幼惜一样漂亮。 苏幼惜现在不知道在哪里,秋山葵子应该一直在上海吧。 哎,自己什么时候再用和歌山浪荡子的身份回去上海呢? 如果有机会,先将秋山葵子拐骗走…… “原来是秋山总领事啊!” “是我。” “这大半夜的找我,是想我了?” “将崛川崇也还给我们。价格你开。尽快。” “但是我们还没抓到它呢!” “你说价格。” “你们这么着急?它不会是什么皇亲国戚吗?” 张庸狐疑。 真的是速度太快了。 从崛川崇也被击落,才过去一个小时啊! 可能此时此刻,崛川崇也降落在荒山野岭,还没搞清楚具体方位呢! 结果,日寇那边,赎人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还直接找他张庸。 怎么感觉有点魔幻?这是战争吗? 好像是的。 战争允许交换俘虏。 或者用金钱等方式将俘虏赎回去。 “你开价。” 秋山重葵没有回答。 其实,他也不知道这个崛川崇也是什么人。 他是外务省的。对军部的情况没那么熟悉。 隐约知道对方是了不起的人物。但是也没想到,军部那边,会那么着急。 张庸的明码电报,秋山重葵是后知后觉的。 因为这段时间,张庸的明码电报很少,所以,不再安排人专门监听。 结果,马上就凌晨了。居然发生这样的事。 军部要他立刻出面,赎人。 不惜一切代价。 钱都准备好了。 被迫无奈的秋山重葵,只好临时爬起来加班。 “一个飞行员……” “日寇这么急……” 张庸脑海展开充分的联想。 就差没有想到对方可能是裕仁的弟弟了。 估计只有皇室的人,才会让日寇军部如此的紧张,第一时间捞人。 但是资料没写。 估计这些秘密,外人是肯定不知道的。 “你开价。” 秋山重葵反复强调。 如果是其他人,想要捞人,很难。 对方未必肯收钱放人。 但是,张庸就有可能。 只要钱到位,就没有张庸不敢做的。 如果他不答应,就是钱不够。要加钱。你拼命的加钱就是了。 张庸收钱办事的口碑,连军部都知道。 否则,也不会第一时间要求赎人。就是担心夜长梦多。迟则生变。 “我……” 张庸踌躇了片刻。 好想狮子大开口。要个天价。 万一对方真的是日寇的皇亲国戚呢?可以大赚一笔。 但是最后又忍住。 自己是有口碑的人啊!不能擅自加价。 之前的日谍,都是十万大洋。现在抓到日寇飞行员,也是这个价格吧。 细水长流。 薄利多销。 或者换人也行。 但是日寇没有提到换人。 那就是说,没有国军飞行员被日寇活捉。 空战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国军控制区域的上空。即使被击落,也会被自己人拯救。 防守反击,就是有这样的好处。 但是以后,如果有机会主动出击,那就不好说了。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老规矩。十万大洋。”张庸悻悻的回答。 很不爽。 觉得自己亏大了。 对方可能是很值钱的大宝贝。 但是…… 为了口碑,只好忍了。 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口碑,不能轻易的毁了。 如果没有这样的口碑,日寇军部也不敢这样。 “成交。” 秋山重葵急忙敲定。 生怕张庸反悔。 十万大洋,完全值得啊! 这个张庸,还真是有口碑。规矩就是规矩。 看来,自己也得准备好一笔钱财。 万一落入张庸手里…… 咦? 自己在胡思乱想什么? 现在大日本帝国已经霸占整个上海,怎么可能还落入张庸手里? 呸呸呸! 呸呸呸! 绝对不可能。 没有这么晦气的…… “成交。” 张庸懒洋洋的回应。 感觉还是吃亏大了。 心有不甘。 “他要是第二次被抓,就不是这样的价钱了啊!” “明白。明白。” “第二次被抓,就是二十万。第三次被抓,就是三十万。以此类推。” “明白。明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