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滁州那边?” “哪里有日寇,我们就去哪里。” “很好。有志气。你们来找我,是有什么事?” “我们是来请求援助的。” “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武器弹药。” 耿廷石也不客气。开门见山。 作为抗日先遣队,他们收集的日寇信息还是比较多的。 都比较清楚的认识到,日寇的战斗力,不一般。难对付。他们最先和日寇接触,难保不会吃亏。 “你们有多少人?” “三百多。” “没问题。” 张庸慷慨答应。 一个营的武器装备。满足! 只要是积极上前线抗日的,全部满足!还溢出! “谢谢。” “不过……” “什么?” 耿廷石皱眉。 对方是要提条件吗? 好熟悉的套路。 一路上遇到的,都是这样的套路。 明明是有军政部的批文,但就是拿不到武器弹药。都是各种推托。 没说不给。都是说暂时没有。需要等等。 结果就是等啊等…… 然后就没下文了。 张庸这里,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如果还是拿不到,他们也只好继续开赴前线。想办法从日寇手里缴获了。 可能需要付出很大代价。 “武器弹药在嬉子湖那边。要辛苦你们自己去拿。” “嬉子湖?” “对。船运过来的。量比较大。” “我们立刻去拿。” 耿廷石等人立刻燃起了一丝丝希望。 张庸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来着?量比较大?意思是武器弹药很多吗? 需要船运。难道是一船武器弹药?或者半船? “来人。” “到。” “通知骑兵营集合。” “是。” 很快,孙德喜到来。 骑兵营集合完毕。张庸就带着耿廷石出发。 从桐城到嬉子湖,有十几里路程。骑兵营轻轻松松。新四军先遣队速度也很快。 来到嬉子湖边。系统安排的运输船已经等候多时。 一艘平平无奇的小火轮。上面装的都是武器弹药。 具体数量不明。 但是装备一个营,那是绰绰有余。 节省一点使用。甚至足够一个团。 “船……” “都是给你们的。自己拿吧!” “谢谢!” 耿廷石心头大石落地。 还好,张庸没有欺骗他们。真的愿意提供武器弹药。 急忙带人上船搬运。心头狂喜。 太多了。太多了。 武器可能不是很多。但是弹药真的超多。 马四环步枪可能只有五百支。捷克式轻机枪只有几十挺。迫击炮十几门。 没有重机枪。 可是,子弹和炮弹,却是非常充足。 充足的让耿廷石非常担心,自己要怎么做,才能全部带走。 那么多的弹药,耿廷石打了一辈子仗,都没有见过。感觉比以前红军一个军团弹药储备都要多。 太好了! 那么多的武器弹药! 可以杀很多日寇了! 自身也能减少伤亡。 “谢谢。”耿廷石再次表示感谢。 “保密。”张庸说道。 “明白。” “对外就说是军政部调拨给你们的。不要说是谁给的。在哪里给的。” “明白。” 耿廷石表示理解。 眼下,两党的合作,还是很多敏感区的。 很多事,只能做,不能说。 而且,做也必须是悄悄的。 张庸的意思,就是你们拿到武器弹药即可。什么都不要说。以免横生枝节。 【你获得共和国之辉的神秘力量】 【请注意接收】 忽然,系统有提示。 张庸:??? 什么神秘力量? 然而,系统没有任何解释。 不得要领。 只好作罢。 “你们自己处理吧。我走了。”张庸说道。 “谢谢。”耿廷石上来送别。 “耿队长,我们以后还会并肩作战的。” “但愿如此。” “再会。” “再会。” 张庸策马离开。 琢磨那个什么神秘力量。还是没有任何头绪。 回到桐城。 还没下马,就有人赶来。 “报告专员大人,外面有人送武器弹药来。说是您安排的。请您接收。” “我?” 张庸一愣。 我没安排啊!系统赠送的? 于是去接收。 结果发现来的只有三辆马车。 送来的武器也只有三个。 跟着到来的唐建洲疑惑问道:“这一根根的管子,是什么东西?武器?农具?” 张庸没有回答。 只有心花怒放。 管子? 什么管子? 农具? 你全家都是农具! 这是107火箭炮! 这就是共和国之辉的神秘力量!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