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耀宗,或许,你的部队,就是自甲午战争以来,第一个出国作战的部队……” “专员,我一定豁出去,将部队训练好!” “所以,不愿意去的,不要强制。到了那边以后,我们还会补充很多当地人的。” “明白。我一定精挑细选。思想动摇的,都不要。” 李天霞明显上头了。 霍然站起。 紧握拳头。 甲午战争…… 第一个…… 出国作战…… 这份荣耀,居然落在了自己身上! “别激动,坐。” “是。” 李天霞缓缓坐下来。 但是脸颊依然微微涨红。难以自制。 “这件事,还要保密。” “明白。” “到了那边以后,部队主力,可能会驻扎腾冲等地,都是滇西地区,远离昆明,你要有心理准备。” “明白。” “我们的任务,很荣耀,但是也很艰巨。幸好还有两年左右时间准备。” “明白。” “有什么困难,尽管和我说。我会经常去你们部队的。” “如果可以,希望能补充部分自动武器。最好是大口径的汤姆森。丛林作战,视线受阻,你看不到我,我看不到你,最好是用子弹开路。甭管有的没的,先给它一梭子再说。马四环估计不管用。” “好。” 张庸点点头。 果然,千里驰援李天霞,能力绝对有。 如果是换这个家伙统帅整编74师,只怕502没那么容易抓住战机。 丛林作战,确实需要大量自动武器。 确实是好像李天霞所说,你看不到我,我看不到你,甭管有的没的,抬手就是一梭子。 栓动的马四环步枪,在那样的环境下,确实没什么用。 “明天早上,立刻补充。” “谢谢。” 李天霞这才告辞离开。 第二天一早。有运输船到达宜昌码头。 送来了三千支改进版的汤姆森M1A2冲锋枪。使用三十发直弹匣。 事实证明,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弹鼓非常麻烦。 不好携带的同时,还容易卡弹。 三十发直弹匣是最好的。方便携带。容易把握。 使用相应的装具,一个士兵身上能携带八个弹匣。也就是240发子弹。 包括枪上挂的一个,就是270发。持续能力还不错。 既然有补充,自然有淘汰。 或者说是调整。 将所有的意大利炮,都留给69军。 还有81毫米迫击炮。也都留下。 其他笨重的武器,全部都不带。 长途行军,非常疲惫的。尤其是大西南的崎岖山路。 从宜宾到昆明,直线距离大约500公里。但是真正走起来,2000公里都不止。 如果是带着意大利炮赶路,小命都要送掉一大半。 统统留下。到那边以后再补充。 他张庸其实只需要人。武器弹药随后就到。 可惜,没有足够的运输机。 否则,他都准备全部空运。 等等…… 全军空运确实做不到。 但是,空运一个营还是可以。大约五百人。 DC-3运输机能坐30人左右。SB2轰炸机挤满人,也能装15个。 还有P108轰炸机,挤一挤,也能带20个人。 似乎可行? 好,立刻去安排。 “来人” “到!” “帮我接重庆白市驿机场。” “是。” 很快,电话接通。 那边听说是张庸,周至柔亲自来听。 周至柔是空筹部部长。但是没有挂空军总司令的职衔。 目前的国府空军,总司令位置空缺。 张庸怀疑这个位置是给自己的。但是自己太年轻了,所以空缺。 当然,没有证据。和谐大神也不许。 “张专员。” “周部长。” “难得张专员来电……” “打扰了。” 张庸说明自己的意思。 周至柔自然是非常配合。下令调集所有DC-3运输机。 目前,国府总共拥有十八架DC-3运输机。其中一架,需要留下来备用。光头和夫人可能有需要。 换言之,就是其他的十七架,都可以全部调给张庸。 张庸也不客气。下令所有的DC-3运输机集中到长沙大沅洲机场。然后待命。 “谢谢。” “不用。” 周至柔很热情。 张庸觉得对方似乎有意巴结自己。 能理解。 对方想要更上一层楼,必须自己点头。 除非是他张庸亲自推荐,否则,周至柔绝对不可能出任国府空军总司令。 在他张庸的面前,哪个国府空军敢说个不字? 背后发牢骚肯定有。但是,到了他张庸的面前,全部都得低头垂眉。 好了。搞定飞机了。 剩下的,就是空运的部队。 当然不是从68军抽调。有更好的选择。 就是那八个轻装步兵营。 他们的人员和装备,都非常适合空运。 查看。 找到距离长沙最近的。 皖字营。营长陈鲲宇。行。就是它了。 立刻给皖字营发报。 命令对方回来长沙。 然后…… 张庸也告辞。 坐小火轮突突突,回去长沙。 接收飞机。 准备空运。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