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半夜将光头从被窝里面抓出来。 哈哈! 笑死。 “准备工作做的如何了?” “人员差不多了。目前就差装备。” “苏式装备……” “我们也不想委座知道。” “呃……” 张庸明白了。 这些家伙,都无法无天得很。 想想其实也不奇怪。孔家也是光头的身边人。 光头没有神秘光环加成。 宋家那位大姐,对光头显然是毫无忌惮。 她不但是宋家大姐,还是光头的媒人。所以,总觉得光头是欠她的。 别人有的,她当然也要有。 尤其是这一次,被张庸深深打击,终于是意识到枪杆子的重要性了。 稽查总队,就是她孔夫人的枪杆子。是私人武装。 只要张庸不拦阻,这件事就成了。 “咱们这样瞒着委座,恐怕不太好吧……”张庸觉得自己很虚伪。 “委座日理万机,军国大事都处理不过来,我们这么点小事,劳烦他做什么?”孔凡松心安理得的回应。 “有道理!”张庸点点头,“那我尽量想办法搞武器装备。” “戴笠是不会报告的。”孔凡松又说道,“他也是聪明人。” “好。”张庸心知肚明是怎么一回事。 中统、军统,肯定已经被孔家搞定了。 不可能打小报告。 大家一起联手,将光头蒙在鼓里。 反正,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又不是没有先例。紧张啥。 戴笠自己搞的忠义救国军,也是秘密多得很。 中统那边,走私生意非常猖獗。 如果徐恩曾敢报告孔家的事,他老婆费侠第一个挨枪子。 稽查总队,查的就是走私。 反正最后搞来搞去,肉都是烂在四大家族的锅里。 当然,现在多了一个他——张庸。 他什么立场? 当然是沆瀣一气了。 相谈甚欢。 张庸甚至将一堆人给推荐过去了。 哪一堆人? 都是当初淞沪战场的兵王。 这些人,分散在各个部队。孔家如果有本事就抽走。 当然,不经意的,也推荐了几个红党分子。都是级别不太高的。进去以后再慢慢发展。 “报告!” 有参谋开着三轮摩托车到来。 说是有侍从室电话找。 于是告辞。回到机场办公室。 打电话给侍从室。 “林主任。” “少龙啊,又要辛苦你了。” “林主任,你说。” “委座决定近期去第一战区检阅,想要你去打个前站,去认真了解一下部队的实际战斗力。” “认真?” “有些不太好的反馈……” “明白。” 张庸心想,是七路半被人打小报告了? 还是汤恩伯、胡宗南被人背后说闲话? 光头的意思,似乎是要给他们找点难堪,然后警示警示他们? 认真了解部队的战斗力…… 需要了解吗? 你没有点数? 好像真没有。 他甚至以为红党的一个纵队,相当于国军一个师。 事实上,东野的一个纵队,人数最少也有四万人。最多的甚至有六七万。一个纵队能打国军一个兵团。 “辛苦了。” “应该的。” 张庸缓缓的放下话筒。 站着。沉思。 光头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要找谁的麻烦吗?想要调走卫立煌? 之前卫立煌经过八路军防区,给八路军调拨了一大批弹药。 这件事,光头肯定是不高兴的。但是当时抗战形势很糟糕,需要各方同心同力,所以不敢表露出来。 现在,局势趋于稳定,日寇没有能力大举进攻,于是光头开始清算。 外面的地方派系,先从滇军开始。削藩。 内部,从七路半开始。 拿掉七路半,换上汤恩伯?多半是。 算盘打得叮当响…… “铃铃铃……” “铃铃铃……” 忽然,电话又响起。是外线。 随手拿起话筒。发现是虞牧歌打来的。 “有事?” “少龙,刚刚有人给我送了一份厚礼……” “谁?” “说是蒋鼎文派来的。” “蒋鼎文?送礼的人说什么了?” “礼物上留了四个字:不想喝汤。” “不想喝汤?” “是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我知道了。礼物你收着吧。” “好的。” 张庸挂掉电话。 蒋鼎文。送礼。不想喝汤。 耐人寻味啊! 明摆着是不想汤恩伯上位。 果党高层内部争斗,有几对是非常激烈的。 其中,蒋鼎文和汤恩伯,就名列其中。双方的仇恨,几乎到了水火不容。 具体原因不明。但是两人确实相互倾轧了半辈子。 蒋鼎文这个时候送礼,明摆着就是要拆汤恩伯的台。不希望汤恩伯进步。 如此说来,光头很有可能抬举汤恩伯的意思。 那就是要调走七路半。 那不行。 七路半调走,第一战区就危险了。 但是光头已经对七路半不满意,心生怨隙,这个第一战区司令,肯定得换人。 那么,将七路半调去哪里呢?换谁来接任第一战区? 肯定不能让汤恩伯上位。 自己都收了蒋鼎文的礼物了。收钱办事。必须维护自己的口碑。 想了良久,不得要领。只好暂时放下。 入夜。准备出动。 【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