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专员大人,这个21师原来的师长,就是现在100军的李仙州李军长,现在是罗历戎副军长兼任。” “哦……” 张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原来是那个21师啊!难怪自己会有一点印象。 新任师长居然是罗历戎? 有印象。 解放石家庄,抓的就是他。 没想到,他居然也在鄂西前线。还带着李仙州的老部队。 “21师现在是什么情况?” “它本来隶属于92军。但是主力都去了东面。21师暂时归三十三集团军管辖。” “当面的日寇是什么情况?” “据悉,是日寇第六师团。” “哦?” 张庸顿时眉毛上扬。 日寇第六师团?居然又跑出来了? 窝草。这些日寇都是打不死的小强吗?居然还这么活跃? 话说,这个第六师团,好像被自己收拾了好多次了吧?居然还不折不挠,依然还奋战在最前线。 不得不说,日寇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是强。补充能力也强。 居然没有取消第六师团的番号。 如果是换了国军,这样连续惨败,绝对取消番号了。 但是…… 奇怪…… 第六师团想要做什么? 朝襄阳攻击吗? 不像。 黄龙镇在枣阳以南,并不在通往襄阳的必经之路上。 进攻襄阳,完全没有必要经过黄龙镇。有更好的路。 倒像是日寇要南下。想去荆门、荆州、宜昌那一带。 狐疑…… 日寇在打什么主意? 准确来说,是冈村宁次这个老鬼子在琢磨什么? 沉吟片刻。 不得要领。 算了。车到山前必有路。 哪里有日寇,就往哪里打。将日寇都打爆,自然就没事了。 “滴滴!” “滴滴!” 急促的哨子声响起。 基层军官开始集合队伍。然后出发。 黄维纲带走了38师的主力。现在,张庸身边,只有游击纵队的人。 但是没关系。足够了。他们现在也会放枪了。 对。就是最基础的放枪。 可以在有防御工事的前提下,阻挡日寇进攻。 步行前进…… 山路崎岖…… 又是黑夜。走的十分缓慢。 走着走着,张庸忽然又惦记起宜昌那个大窟窿。 在68军调往昆明以后,宜昌一直没有其他部队补充进来。无意中形成一个漏洞。 这件事,和他张庸,可能有一点点关系。 之前,是68军驻防宜昌。68军是他张庸督察的部队。按理,应该是他安排其他督察部队来接防。 结果他没有。 然后统帅部觉得越过他安排其他部队来接防,可能会引来他的不愉快,于是也没动作。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空洞。宜昌没有国军驻守。 越想越觉得不放心。 启动5C通讯中心。接入九战区司令部。 “喂……” “我是张庸。我想知道,74军目前到什么位置了?” “报告专员大人,昨晚八点接到74军的通报,他们前锋部队已经坐船到达洞庭湖出口。准备逆流而上宜昌。” “大概需要多久到达?” “可能需要40小时左右。预计后天下午到达。” “知道了。” 张庸默默计算一下。 岳阳到宜昌,大约280公里水路。 逆流而上,船行缓慢,哪怕是货轮,每小时也就是七八公里。 需要40小时是正常的。如果路上有意外的话,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从现在算起,有两天的时间差。 如果是顺流而下的话,速度就会快得多。 可惜,晚了。 现在从重庆调兵也来不及了。 即使从重庆调兵,上船,顺流而下,也得两天。 还是思虑不够周详啊! 但愿没事…… 终止通讯。 结果,即将天亮的时候,随身空间有动静。 电台收到明码电报。让他立刻回电统帅部。 嗯? 有些担心…… 难道是哪里出事了? 启动5C通讯中心。接入统帅部。 “我是张庸……” “专员大人,文白将军找您。” “好。” “少龙啊,你是在担心宜昌的安全吗?” “有一点……” “我现在告诉你,胡琏率领的11师,已经到达宜昌,并且进入战备状态,严阵以待。” “哦?” 张庸顿时一喜。 胡琏来了?他在宜昌? 很好。 可以放心了。 虽然胡琏只有一个师。 但是,这个11师,是土木系的核心主力。 满编以后,有大约12000人。还是能支撑一段时间的。即使日寇来攻也不怕。 关键是,胡琏虽然年轻,但是很狡猾。用兵很灵活。 他肯定能支撑到74军到来。 既然已经有11师到位,又有74军补充,宜昌应该安全。 自己也就可以在北面,放心收拾鬼子。 甭管日寇什么目的,将它们打爆就是。 歼敌有生力量。 抖擞精神。加快行军速度。 但是…… 快不起来…… 山路太难走了。 又危险…… 中间有好些战士摔落悬崖,不幸遇难。 直到中午以后,才终于是靠近黄龙镇。 雷达地图显示,这边有密密麻麻的红点。一大片。触目惊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