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专员先生……” “崔可夫先生。” 张庸微笑着和对方打招呼。 但是谁都看得出来。他的笑容是职业性的。 现在的他,也学会虚伪了。 出门在外,也戴着几副面具。因人而异。 他对崔可夫本人没意见。 是对崔可夫背后的克里姆林宫有意见。 但是有意见,也只能憋着。 拿人手短啊! 买办资产阶级的命脉,就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 光头需要苏联的武器弹药。需要美丽国的绿钞。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国府就会垮台。 单靠国府自力更生,早就油尽灯枯了。 “张,我不明白……” “不明白什么?” “这对我们三方来说,都是好事。” “是。” 张庸点点头。 明面上,的确是好事。 美丽国出钱,苏联人出武器,华夏出人。 拖住日寇。 迫使日寇没有多余的力量开辟更多的战场。 无法北上。 无法南下。 所有战争都在华夏境内爆发…… 没大问题。 如果目标可以达成的话。 如果真的可以光复汉口,他张庸第一个上。 问题是,实力不允许。 二十多万的日寇,后面还有援兵。 以目前国军的实力,是不可能啃得下的。这是残酷现实。 哪怕是他张庸已经默默强化了国军的装备水平。想要吃掉二十多万日寇,依然是天方夜谭。 处于防御状态的日寇,战斗力到底有多强。看太平洋战场就知道。 哪怕是海路被断绝,没有支援,没有补给,依然让美帝军队伤亡惨重,吃尽了苦头。 国军有美帝军队20%的火力吗?恐怕10%都够呛。 战斗发起,需要填多少人? “既然如此,专员先生,你为什么反对呢?” “一旦战斗打响,我们需要承受多大的伤亡。崔可夫先生,你计算过吗?” “我计算过。大约四十五万左右。” “四十五万?” “对。高低误差在五万左右。” “你……” 张庸欲言又止。 必须承认,崔可夫没有夸夸其谈。 45万的人员伤亡,是有科学依据的。和他张庸自己判断的差不多。 可是,这是伤亡45万人啊! 相当于十五个齐装满员的主力军。 这是要将光头的嫡系主力一锅端? 难怪光头要让自己唱黑脸。 真的打光十五个主力军,他光头以后都不用干了。 “有问题吗?” “崔可夫先生,你可能对华夏的国情不是很了解?” “不。我非常了解。你们华夏有人口大约五亿五千万。并不是你们自己说的四万万。有很多隐藏人口。” “然后呢?” “按照10%的征兵比例,你们可以组建大约5500万的军队。” “我……” 张庸惊呆了。无语凝噎。 天! 5500万军队! 你真敢想。 “当然,需要去掉日占区的人口,剩下大约三分之一,也就是一亿八千万左右。” “按照10%的征兵比例,依然可以组建大约1800万军队。” “即使去掉一些水分,也不会少于1500万。所以,五十万左右的人员伤亡,完全不是问题。” 崔可夫认真的说着。甚至掏出了笔记本。 张庸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对方真的不是在信口开河。 换言之,就是崔可夫是真的相信,事实就是这样的。 按照他的计算,1500万军队,伤亡五十万,夺回战略要地,有什么问题? 完全没有问题。 非常值得一试。 但是…… 张庸不知道如何和对方解释。 解释对方这种计算方式,在华夏的行不通的。完全是空中楼阁。 组建1500万军队的军费从哪里来? 武器弹药哪里来? 以为都是你们苏联那样的高度集权化国家吗? 也难怪你们苏联在卫国战争初期损失那么大,也能组建起那么多的后续部队,最后反推。 你们是真的将人口利用到了极致。将征兵限额提升到极限。 然后每次大战役,都是几十万几十万的人员伤亡。但是只要达到战略目的,都可以忽略。 问题是,这些,在华夏,都是行不通的。 “崔可夫先生,你要深入了解华夏的国情,不可能有1500万军队……” “一千二百万总有吧?你们的动员能力即使差一点……” “崔可夫先生,我明说,我们不可能承受五十万损失。” “为什么?” “如果一次战役就损失五十万精锐,国府直接就垮了。” “没有理由啊!你们的人口还是充裕的……” 崔可夫还试图说服张庸。 他很较真。 他认为自己是对的。 他认为自己已经预留了非常大的空间。 华夏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张庸忽然想起某位大佬说的一句话——人再笨也不可能学不会微积分吧? 完蛋…… 没办法沟通啊! 对方如此较真。 怎么办? 只有遁。 “专员先生,我们可以重新计算……” “对不起,崔可夫先生,我还有事。我要去一趟昆明。” “那我等你回来。然后我们认真研究。” “好的。” 张庸心想,那我绝对不回来了。 不怕聪明不怕蠢,就怕较真的人。估计光头也会很烦躁吧。 告辞。 急匆匆上飞机。 直接从重庆飞回来长沙。 结果,刚刚落地,侍从室的电话就来了。 是林主任打来的。 “少龙啊……” “林主任,有什么事,你直说吧。” “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将崔可夫带出去一段时间,只要离开重庆就行。” “为什么?” “委座实在是没办法了。被他烦扰的不行。但是又不能下逐客令。” “怎么说?” “他每天都来黄山官邸,要求和委座研究军事策略。” “哦……” 张庸明白了。同命相怜。 果然,光头也架不住崔可夫的认真和较劲。 可是,崔可夫那一套计算办法,真的不符合华夏国情啊!他没抓到国情的根本啊! 但是! 他张庸才不会帮忙呢。 将崔可夫带走,那是要烦死自己吗? 绝对不可能。 让他去烦光头就好了。 光头每天被聒噪的不行,又不能发作。 哈! 想想都觉得舒坦。 你猜忌我,我想你帮你解围?我有病! 当然,礼貌答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