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中华文化也可以做到,因为拆字法将成为它走向世界的一个楔子! 在这儿的老教授们是中文的学者,但他们又不是单纯的中文学者,就像当年的季大师一样。他们的研究跨越国境,还经常与国外的顶尖学府交流合作。自然能够敏锐地发现拆字法的价值。 就好像商鞅变法,就好像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就好像第一台计算机在米国宾大诞生,拆字法不仅是划时代的,更是一个语言变革的开始。 而今天,它终于得到了全面的完善,也将可以得到全面的推广! 老教授们压抑住自己内心澎湃的热情太久太久了,直到今天,一切都尘埃落定。才能像今天这样不顾老脸地发泄出来。 “老李,你这份给我看看。”旁边有个老教授推了推跟小孩一样又哭又笑的老教授。 “干什么?你手上不是也有吗?”他竟然跟护崽子一样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起来。 “你干嘛反应那么大?咱们这些不是都不一样吗?我想看看你这个最后写的《音准篇》。”老教授哭笑不得地拍了拍他的胳膊,“别墨迹,快点拿来。杨小子还在打印,但我可等不及了!” 杨果这次将拆字法根据中华文字的多个角度,写出了包括《闻音篇》、《象形篇》、《拟字篇》等等,一共七篇十一节。总共字数高达一百二十万。 现在九个老爷子手中拿的,只是后面五篇九节的,前面的杨果还在安排学院助理打印出来。但实际上,除了最后一节,也就是杨果刚才花了四个小时将零散的研究资料规整的那一份,其他的这九位老爷子都看过了。 所以杨果为了不让老爷子们打起来。又叫助理先去打印多几份最后一节的稿件给他们。 “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它的面世了!”有位老爷子痴迷地摸着还飘散着打印机味道的A4纸稿件,喃喃道。 杨果走进来,他听到了这句话,眼里也是一片火热! 谁不愿意自己的作品出版?谁不愿意自己的著作能够被更多人捧在手中视若珍宝?谁不愿意自己的心血走向世界,成为文化传播的主力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