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拉-皮-条”的叶尘-《全民偶像》


    第(2/3)页

    杜思宇对于叶尘的这种行径给了一个准确的评价和定义——“你丫就是一个拉-皮-条的二道贩子!”

    虽然杜思宇话说得难听,可是叶尘却对于这种“拉皮-条”的营生乐此不疲,在签下大批华夏国球员之后,叶尘开始催促起陈艾蕊、纪云安、门德斯等人快点帮助这些球员找到下家,他深知这些人一旦能来到欧洲并站稳脚跟,找到自己的位置,那对华夏国足球的提高是有巨大帮助的。

    不过,国内的俱乐部却陷入了极大的恐慌,这次留洋潮不似以往,而是集体性的离开,想想看有想法出去的而且又能出去的肯定都是有实力的球员,他们如果真的离开将对各支球队产生巨大的损害,尤其是下赛季准备在亚冠赛场上大干一场的几支强队更是极力挽留他们队中的核心球员。

    不过,明智的俱乐部明白强留球员哪怕留住他们的人也不见得留住他们的心,毕竟这对个人发展有莫大好处,不是金钱能衡量的,为了顺应时势,一些球队未雨绸缪开始有意寻找他们的替代者,一时间各支俱乐部都纷纷大力提拔梯队的年轻球员,趁联赛尚未结束,让他们尽快适应华超比赛,好为来年准备。

    天海队中本来就是年轻球员居多,像许紫阳、段涵丁等人都是天海队中主力球员,王辉在夏季卖掉几名队员后新提拔的十八九岁小将已经迅速填补了他们的空缺,在许紫阳这些“老将”的带领下快速成长着,而布兰科这位天海的主帅也向俱乐部递上了一份计划报告,报告里明确表明了他的想法,他打算把天海建设成为像欧洲阿贾克斯、埃因霍温、波尔图、本菲卡这样的球队,靠青训培养球员、输送球员,两到三年为一周期,打出来就送出去,打不出来就留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天海集团已经在研究这份报告的可行性,而绝大多数领导都对这份计划持肯定的态度,这两年他们尝到了重用年轻人的甜头,投入低、回报高,这两年依靠转卖球员,天海成为华超盈利最多的俱乐部,而大胆重用年轻人的策略也让很多青年才俊对天海队心驰神往,很多小球员都被送到天海足校,而年轻有实力有天赋的球员也都纷纷想办法转投天海。

    在这样的背景下,叶尘的好友张向天独自一人拎着皮箱来到天海的训练基地试训。

    在今年的“海鑫杯”上,为了赢得夺冠机会的张向天特意复课一年,而他也终于得偿所愿,依靠他和周安、李闵闲组成的“三叉戟”的实验高中最终力压全国各路高手如愿捧得“海鑫杯”冠军奖杯,张向天当选为“最佳球员”,了却心事的他重新思考起自己的未来。

    本来在高考中他已经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可是对足球难以割舍的爱让他犹豫不决,叶尘的话始终在耳边诱惑着他,眼看着周安、李闵闲这些一起拼杀的兄弟都陆续走进大学校园开启新的生活,张向天却一直在挣扎着。

    最终他还是禁不住踢球的诱惑打通了王辉的电话。

    因为张向天一直没和王辉联系,所以王辉早就忘记了叶尘的嘱托,在接到张向天的电话后甚至想了一会儿才想起来对方是谁,好在他没忘干净,仍记得叶尘说过张向天是不次于杜思宇的天才,所以他很痛快的就答应了让他前来试训的请求,同时让他9月初来俱乐部报道。

    张向天仅仅用了三堂训练课就打动了挑剔的布兰科,不是说他的技术和身体多么出色,而是他的态度。

    这段时间里,张向天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到训练场,最后一个离开,布兰科交代给他的任务他都一丝不苟的完成,这份勤恳的态度让布兰科决定多给他一点表现的时间,于是张向天在天海一呆就是一个月。

    这一个月对于张向天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煎熬,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留下,他可是冒着巨大的危险来天海试训的,来之前他没跟家里人商量,一个人偷偷在学校办理了病假手续,眼看着病假期限就要到了,天海却一直没有表态,他的心里越发忐忑起来,哪怕许紫阳这个开心果天天和他说着笑话他也笑不起来。

    今天是张向天试训的最后一天,天海还是没有动作,张向天已经预料到了结果,他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这里,然后去学校报道上课,开始平凡的生活,远离足球,远离自己的梦想,尽管心中万分不舍……

    当王辉推开屋门看到张向天在收拾东西的时候明显一愣:“向天,你要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