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姜维-《重生三国之卧龙传人》


    第(2/3)页

    待众人都坐下后,韩罡平静了一下情绪,只听韩罡平静的言道:“如果所料不差,那石广元应该早就算计到了我军的营地位置,此时就在那三百里之外的高地驻扎着,那安乐守卫的将军乃是于禁,石广元是打定了注意要在曹仁到来前,将我等压迫在旷野之上,却不知这正好跟我等目的相符,不过那安乐毕竟是一处要地,如果能在宛城张将军的捷报到来的同一时间拿下,那么对于我军士气来说也是个不小的鼓舞。北线陛下对峙在雍凉大地,东线右承与关将军对峙孙权在九江一带。只等着正式攻击的号角响起,宛城就是这么一个作用,如果我军能在宛城消息到达之后就开始动作,那么魏军定然是来不及反应,只不过怎么攻取,怎么做到这个局势。还需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没有办法我倒是宁愿先做好为张将军掩护的职责,不知诸位可是有什么想法?不管可行不可行,都说一说。我等商议着看看这个目标能不能达

    》。

    听着大人韩罡的话语,在场的众人也都是各自沉思了起来,说实在的。那面的石广元看似压迫的用兵却是好象正好为此时韩罡找了个最好的掩饰办法,按照此时这地域的布局方式来看,那宛城的兵力的确是抽调了不少到这里,因为此时曹仁大军只不过先到此五万先锋军而已,毕竟这才几天的时间啊?这个是可以确定的,十五万大军不可能全部都是骑兵的度,其中军所带粮草物资都是拖累大军行进度的,就算是带的少,也不可能单一的出现一个兵种。所以其行进度肯定是没有先锋快的,而此时地域内的兵力无疑就是先前摸不清楚韩罡出兵路线的而拉的比较长的宛城地域内的兵士了吧?这样一来,可不正中下怀?

    不过按照大人韩罡所说,想在宛城陷落的同时拿下于禁驻守的安乐。却是难度不小啊,毕竟以于禁的能力来说,谨慎之下应该是不会被得逞的,耗费下时间,那石广元必然是要援助于禁,以期望在曹仁十万大军,战将到来前,不叫韩罡得到稳固的城池从而分兵袭取此地别处。可以说这样完全就将韩罡的大军限制住了,后方没有一个稳固的可以驻守的城池,那么韩罡定然不敢轻易分兵。这是一个谁都知道的道理。至于说曹仁的十万大军到了之后?那安乐县城的作用也就不大了,四十万大军到此如果要是拿不下一座县城的话,那韩罡也就白活了一次。此时也能拿,但是却要考虑这第一战的损伤数量不是吗?此时强行攻取能够更好的掩护张飞是没错小但是面对着五万兵士,如果对方顽强的话,强攻下来自身伤亡也绝对不会少于五万的吧?攻城战啊,不是对占,这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的。这还是韩罡将那些新型的器械算计在内的强攻战果呢。

    所以韩罡想要轻松的拿下那就势必要动动脑子,那么宛城事变绝对是一个好的契机啊,不仅是因为这样使的魏国民心紧张,更是会使石广元摸不清那婪城的徐庶到底是北卜汇合刘备,坏是充当韩罡的另外一热慌豫州,毕竟北面的刘备手中可是有五十多万的兵力呢,的确是不保准张飞跟徐庶到底是攻击哪里。到时自然就对战上要懈怠许多,韩罡要做的就是,在石广元没反应过来的短暂时间内,拿下安乐,切断其与宛城的联系,因为张飞跟徐庶的路线可是直接北上压迫潢关,宛城他们并不会停留太长时间,而是需要韩罡在拿下安乐县后,迅的回杀收拢疲城到安乐县的地域,这是最为有效果反错之战,张飞那面不仅成功的得到进取的路线,也使的韩罡在短暂的时间内。雷霆般的收复宛城到安乐的大片地域,这是对魏国最为有效的震慑与打击,也是诸葛亮与庞统思索之后商议出来的决策,简单但是实效。安乐重要,宛城也重要,俩个城池就是俩个点,这俩点中间的一条线就是韩罡的目标。

    而此时韩罡就是为了这个目标所努力,张飞拿宛城乃是有韩罡牵制掩护,韩罡想拿安乐可没那么简单呢,如果实在不行,韩罡也只能选择强攻了,但是这样一来可就使兵士的伤亡加大了许多,乃是韩罡不想见到的情况。

    左右望了望沉思的众人,韩罡却是感叹一声,不过此时毕竟时间尚早。韩罡也不需要强迫他们,毕竟智计不是说拿出来就拿出来的,在绝顶的谋士也是需要去思考才能得到计策的,只不过看什么事而已,有的事简单,有漏洞自然好解决,但是有的事却是不仅如此,也的确是需要详细的考虑一下的,谋士的高低也无非就是看谁思虑的周详,果断的判断可行的办法而已,对于什么事都能直接拿出妥善安排办法的人,已经不能称为人了,那是神,就连师傅诸葛亮也是需要考虑才能定计的。更何况他与他的属下呼?

    当下韩罡才想转移一下思路。开口对众人说上一些别的事,却不曾想一兵士进帐对着韩罡禀报道:“夫人,魏军来了一人说是给大人送礼而来

    听到兵士的话语,韩罡却是一笑。平静的对着众人言道:“诸位都将心思放上一放,看看这石广元耍的是什么花招。”

    说完此话,韩罡也不等众人说什么,直接对着那名兵士吩咐道:

    “去把他带上来。”

    不大一会的功夫,那身穿文士服装的中年人被带到了帐内,那人似乎也不是个简单之辈,望着帐被的诸人,神色极为平静的开口言道:“奉我家大人之命,特来此处给刺史大人送上一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