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叶向高提议道:「臣以为当封爵,并且为其立像。」 朱由校大喜:「好!首辅也支持朕,司礼监也是,就算御史台、六科廊不满,那也能下诏令。」 叶向高心里嘿嘿一笑,孙承宗到辽东任职了、王宏宇也在天津、徐光启更擅于农学、墨学、西洋学这些,现在搞官场权术,陛下终究是太年轻了~ 他渐渐操盘朝堂。 让一些非东林和外围者在前面冲,他和嫡系装好人躲在后面操盘。 朱由校虽然得到王宏宇的指点,但是碰上聪明的叶向高,还是渐渐被算计进去了。 这件事顺利落实。 正式诏令蔡复一为定南伯,加职兵部尚书担任两广总督、南洋经略,职位非常显赫。还在苗疆长城、广州造船厂和新加坡码头为其立像。 拨下内库银、户部银、通仓银99万两和一批军械局新式铠甲、武器,犒赏亲自参与战斗的将士和官吏。这笔钱和武器由锦衣卫田尔耕押送,其他没实际参战者沾都不能沾。 另外拨下赏银50万两,专门犒赏他们的家属,以及其他做了支撑工作的将士和百姓。 这笔钱真不算太多。 但是朱由校也不算太有钱,全靠王宏宇搞产业入股分红的银子。 但是叶向高从中作梗,故意给天启说,王宏宇此战有总策划、总布局之功,但是不宜让敌人明确知道是他在总领全局,所以不赏王宏宇,以麻痹敌人。 叶向高准备的很充分,朱由校暂时同意了。 一个多月后。 蔡复一得知消息,陷入深深的思考。 「如此重的职位,此前只有三位文官因战功封爵.......当然是光宗耀祖,但是越是在一线,就越知道敌人强大、责任重大,指点这一切的王宏宇才是最大的指望!」 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马六甲之战胜得这么险,哪能升职就骄傲自大呢? 要是没有王宏宇这一年时间,打造给广东点明产业方向、给图纸造新式战舰、结好金尼阁等人翻译书籍培养人才、跟葡萄牙谈好新加坡的***,再依靠东南海战引走敌人舰队......这仗根本没可能赢,更不可能入主马来半岛。 他立刻给王宏宇去信一封,表示朝廷给的职位和伯爵太丰厚了,却没给总布局的王宏宇赏赐,他准备上奏说明王宏宇的功劳,不给王宏宇封赏,他就先承担起责任,但先不领赏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