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己的房间-《猎人与轻骑兵》


    第(3/3)页

    一个有些熟悉又有些淡忘的声音。但我并不确定发出这声音的人是谁。似乎并没有人说过什么,只是半睡半醒时的幻觉。但我睁开了眼睛。有人来了。来者拉开了狭长的房间尽头的门,夕阳的光芒透进来,正好打在他红扑扑的脸上。

    “回来了?”他像是在问我,不动声色,亦不动嘴唇。我在呆呆地凝望,凝望他一步一步向我走来。还是像过去一样,那张面孔,那副身形,那轻盈的走路姿势以及永远挂在脸上的微笑。

    “回来了。我,还有你。是这样吗?”

    我看着那个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男孩问道。一定是他,这个世界上只会有这么一个人。

    [1]这里的三首诗以及解题、注释都出自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书中诗歌都是繁体字,这里转化为了简体。

    [2]白话译文(来自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三曹诗选译.NJ市:凤凰出版社,2011年:24-25页):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

    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

    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

    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溪谷荒凉人烟少,大雪纷纷漫天飘。

    抬头远望长声叹息,长途跋涉思绪如潮。

    我心郁郁多么愁闷,真想东归返回故乡。

    水深桥断难前进,大军徘徊半路上。

    行军迷路失方向,傍晚还没有住宿的地方。

    走啊走啊日久远,人疲马乏又渴又饥。

    担着行囊边走边砍柴,凿冰煮粥充饥肠。

    想起那篇《东山》诗,深深触动我的哀伤。

    (其实感觉柯柯还是嫩点,还读不到《东山》与周公。)

    [3]白话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辞归,大雁南飞。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

    思虑冲冲,怀念故乡。君为何故,久留他方。

    贱妾孤零零地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怀。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

    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那皎洁的月光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

    牵牛织女远远地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4]这里提到的曹植的诗是《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5]此处是全诗的第五节。

    白话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长叹又能有什么用处?天命已与我的意志相违!何能想到,我那同胞的兄长,此番一去,形体竟永不返归!孤独的魂魄飞翔在昔日的故土,灵柩却寄存在帝都之内。尚存之人,须臾间也将过世而去,亡者已没,我的身体已自行衰微。短暂的一生居住在这世间,忽然好比清晨蒸干的露水。岁月抵达桑榆之年的迟暮,光影和声响都已无法追回。自我审思并非金石之体,顿挫嗟叹间令我满心忧悲。

    [6]白话译文(来自古诗文网):

    心境的悲伤触动了我的形神,望弃置下忧愁不再复述哀情。大丈夫理应志在四海,纵使相隔万里也犹如比邻。假若兄弟的眷爱并无削减,分离远方,反会加深你我的情谊,又何必一定要同榻共眠,来传达你我的殷勤?过度的忧思会导致疾病,切莫沉溺在儿女之情的缧绁。

    [7]只是仓卒间割舍的骨肉之情,怎能不让人心怀愁苦和酸辛?(翻译来自古诗文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