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粮到-《慕归》


    第(2/3)页

    甚至还找到了两个拐卖团伙和三个非法人牙子组织。

    最神奇的是,有个卖假药的人主动自首,只为了得到一口吃的。

    京城的治安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京城分粮食是不分给外地灾民的,那些灾民只能在杨慕的粥厂领吃的。

    杨慕将众人召集起来,告诉大家衙门出钱出力为他们修老家房子,还给吃的。

    想要回家乡的,可以在她这里领三十斤粮食再上路。

    大顺的百姓还是恋家的,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能回去生活,谁也不愿意在外漂泊。

    况且入冬了,这里没有房子,怎么过冬?

    绝大多数的灾民来领了粮食,渐渐散去了,踏上了回家的路。

    有些无家可归的人,求着杨慕收留。

    杨慕算了算,不过一百多人,吃喝她还是供得起的。

    这里面,有孤寡老人,根本走不了多少路,只怕回到家乡,命也没了。

    有的是十来岁的孩子,家里人都死绝了,回乡也没有意义。

    有的是被夫家卖了的女子,不愿再回乡。

    而更多的,是一些青壮年,他们辛辛苦苦来到京城,家里又没有牵挂,干脆就想在京城干活,养活自己。

    有几个会些拳脚的,杨慕招进了杨家护卫队。

    剩下的人,杨慕统统分配给几个山庄收留。

    有了朝廷分粮,杨慕不必再在城外设粥厂,便让人收了摊子。

    这两个多月的救济,杨慕其实也没有剩下多少粮食了。

    好在这些都是值得的,不但养活了多条人命,更是赢得了“女菩萨”的美名。

    两宫太后为了表彰她,刚开始的时候还是赏赐东西,可国库掏空了之后,太后就没有东西可以赏赐了。

    两宫太后与太皇太后商议之后,就封了杨慕一个善宁郡主。

    也不过是个名头,其实是没有实权的,连封地和食邑都没有。

    杨慕对于这样的表面文章不太满意,一个郡主的头衔,哪里有真金白银来得实惠?

    只是她不介意,不代表别人不稀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