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大一家这些年不容易,如今,他们的生活好不容易有了好转,他也不愿意拖累。 所以,江老头还想着趁这几年能干的动,多挣点钱,一将家里外债还了,二是供小儿子读书,三呢,若还能余下点,也好跟老伴养老,当然,最后一点,完全是他心底的一点期望了,不管哪个世道,老百姓想挣点钱都太难了,他要是能将债还了,能供小儿子上大学,那就不敢有别的奢求了。 钱老头理解老亲家的难处,也跟着一叹,随后才说道,“亲家,年后,树苗不打算去工地了。” “那是有啥打算吗?”江老头接过儿子江学文递来温好的酒。 钱老头也接过酒杯,放桌子上,跟江老头解释,“是这样的,也是受孩子他姑的启发,年后呢,我就想,带着老大,在镇上搞个小饭馆,先试试看吧。 咱镇上虽不比城里,但是,饭馆也开了几家,我想着我老了,这厨艺再不使使就荒废了,老大呢,年年在外卖苦力,他妈也不放心。 倒不如跟着我搞个饭馆......好的话,以后多个养家的营生,真不行的话,大不了回家,还有几亩地,总不会饿死。” 江老头听言,十分认同,“对,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真要是能在老家有个营生,比出外打工强多了。” “爸,年后你也别去了。”江学文劝道。 钱老头也紧跟着劝道,“是啊,学文说的对,亲家,那工地上的活太累。 如今,你不是也做豆腐乳放孩子她姑那饭馆卖吗?” “那不过是个小生意,能挣点油盐钱做家用就不错了。”江老头其实对这个并没有太大的野心。 他只觉得,若是能给家里挣点零用,老伴在家里手头宽裕些就好。 至于其他,还得出去打工。 “嗳,可不止呢。”钱老头兴致勃勃的打断他,“亲家,你别看那只是小饭馆,卖货能力强着呢。 就我那一瓶辣酱,一瓶卖6块9毛呢,上回二十瓶,那么几天就卖完了,我家草兰还打电话让我快点做,多做点呢。 这不,学文上回回来,就将第一回的钱给我结了,八十多块呢。 八十多块啊,就那么几瓶酱啊,这要跟过去,我真想都不敢想。 前些天你们帮着一起带过去的四十瓶,前几天草兰打电话说又卖完了,这回做的,让跟你们的腐乳一起送过去。 你看,这回四十瓶,得一百六十多块呢。 这才多久啊,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呢,亲家,你算算挣了多少了?快两百五十块了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