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见她神色如常地夹着菜,王德方继续往下说: “以我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其实大可不必这样。你们越谨慎小心,越显得生分。我猜,这才是小七、小九,甚至老三和小青不爱到咱们家作客的原因……” 哧,农慈恩忍不住笑了笑,“都是自己人,怕什么?” 就算大家不参加派对,不代表他们轻视于他。比如这些年,他王家的公司遇到困境,农家哪个袖手旁观了?不都极力相助吗? “你们年年搞这种派对,累不累啊?” “小七、小九他们就没这方面的需求。”这里是包厢,王德直言不讳,“他们过生日都是找三五知己在外边大吃一喝一顿,既没请咱们,也没请老五夫妇……” 不仅有面子,更让自己兄妹觉得,他们和农家的确是一家人。就算一小部分的农家人不承认兄妹俩,老三承认了,那些人也不敢多说什么。 “这哪有累的?谁家不年年过生日啊?你不过?” 只给老人过,自己年轻,怎么省事怎么来。当然,这句话也不能说,防止对方认为自己讽刺她不孝。 “派对是年年有,”而且不仅一次,“可她来不来,意义不同。” 席间,她把方才的事一一告知王德,叹道:“唉,小青果然难请。” 旁人若质疑自己的眼光,便是质疑她的品行有问题。脾气不好的人听了会大发雷霆,心机深沉的人则把不满埋在心里,长此以往,将来一发不可收拾。 可惜无论他们怎么劝,这对兄妹坚决否认,并且认为这是一种对自家人应尽的礼数。作为旁观者,他和大嫂蛮头疼的。 大家都这样,互不干涉,他觉得很不错。 老三作为一名养子,却得到农家所有人的认同。作为他的伴侣,一言一行都是代表他的。 面对自卑的人,说话越要注意分寸,这对跳脱的年轻人来说是一种心理负担,当然不想来了。 “那欧阳为什么喜欢来?她不年轻啊?”被老公戳穿心底的痛处,农慈恩破罐子破摔,赌气地扔了筷子,“说到底,是小七、小九他们看不起我们兄妹。” 受他们影响,连小青这种刚嫁进来不久的小媳妇也不把自己兄妹当一回事。 什么小姨家里有事,这分明是小学生才用的借口。 (本章完) 第(3/3)页